近日,《科学时报》以“小团队打造‘大’科研”为题,报道了我校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管理情况,其中,重点阐述了该报通讯员对我院教师李治国博士的专访。12月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基金要闻”栏目进行了转载。原文如下:
小团队打造“大”科研
与喀喇昆仑冰川共进退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位于西部边陲的昆仑山是一座遥不可及、诡秘莫测的神山,而对于beat365官方网站博士李治国来说,喀喇昆仑冰川丝毫的退缩或前进都牵动着他的心绪。从确定喀喇昆仑冰川为研究对象起,李治国便怀着对科研的热爱,开始了一场艰难而充实的思考之旅,决心与喀喇昆仑冰川共“进退”。
2010年,李治国到商丘师院任教,以资源环境遥感和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方向开展研究。
“我就读的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是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中心,掌握着国际前沿的研究手段,而我们学校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科研条件并不完善,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搞‘大’科研要跳出区域限制,才能实现新突破。”李治国说。
当前,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青藏高原地区不同区域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喀喇昆仑地区冰川的异常前进受到了关注。针对这种现状,李治国论证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源数据的喀喇昆仑南部熊彩岗日地区冰川变化遥感研究”。
李治国更为关注现实,一直着力于将个人研究和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他眼里,“开展高层次的‘大’科研,要跳出区域限制,与国家需要相结合”。李治国全新的科研理念深深感染了他的同事和学生,五名骨干教师先后加入了他的课题组,以李治国为主的科研团队不断地发展壮大。
2011年,李治国的课题获得科学基金资助,这不仅延伸了他的科研之路,更实现了商丘师院自然地理学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的新突破。
“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管理方面采取的多项有利措施密切相关。”李治国说。
聚焦中原经济区服务研究课题
近年来,商丘师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重点引进名校博士生到学校任教,形成了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目前,学校共有在校博士152人,他们通过延伸人脉资源,与重点大学建立了合作平台,为学校“大”科研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还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先进科研技术手段与专业优势,凝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创新团体。
学校大力支持教师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定期邀请国家自然基金评审团的专家来校讲座,对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指导。
谈及基金申请过程时,李治国说:“在今年的项目申报中,学校组织我们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教师进行过多次讨论,校领导也亲自参与讨论,在深入分析和逐步改进的过程中,申请报告得以进一步完善。”
此外,该校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物理、化学、生物等院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外,还调整学术科研布局,推动地理科学和人文社科类项目等新兴领域的科研实现新突破。
“大”科研的开展逐步提升了商丘师院的影响力,使学校得到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也吸引了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校任教。与此同时,学校结合本市的“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小”科研团队,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后,许多老师的科研目光聚焦在了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研究课题上。
商丘师院积极谋划,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始终将科研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在现代农业、园艺业、石油化工和文化产业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大力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厂矿企业、田间地头,开展研究和实习活动。
几年来,学校与十余个企业联合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实践基地,开展科技合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2011年,商丘师院获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这大大鼓舞了全校师生的科研热情,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激励创新,打造科研新高地”的信心与决心。
网址链接:http://www.nsfc.gov.cn/Portal0/InfoModule_375/36174.htm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12/251890.shtm